尽管阎锡山经常打败仗,但他仍然可以称为民国时期名列前茅的军事家。
阎锡山毕业于当时亚洲最好的军事院校——日本士官学校,其中国校友有蔡锷、蒋百里等名震一时的军事强人。蒋介石也曾到日本振武学校(预科)学习,却没考上士官学校。所以,蒋介石在军事指挥方面一直先天不足。北伐战争的成功,让蒋介石一直高估自己的军事才能,其实那却是苏联军事顾问指挥的战斗。不过,蒋介石的政治手腕比阎锡山高明很多。
其时,辛亥革命爆发,北洋军阀南下镇压,为了保障供给线,北洋军和阎锡山的晋军在太原发生激战,由于寡不敌众,晋军向大同方向撤退。但他撤退非常有章法,整建制地撤退,军队损失不多。当时战损比1:6,即晋军亡一个,北洋军要付出6个人的代价。晋军吸引了大部分北洋军,由此削弱了南下武昌的北洋军力,保证了革命军在辛亥革命的最后胜利。所以,阎锡山还有一个辛亥革命元勋的头衔。
,,哈希竞彩游戏源码(www.hx198.vip)采用波场区块链高度哈希值作为统计数据,游戏数据开源、公平、无任何作弊可能性,哈希竞彩游戏源码开放单双哈希、幸运哈希、哈希定位胆、哈希牛牛等游戏源码下载、出售。
阎锡山与冯玉祥西北军之间的战斗,表面上看晋军打了败仗,但胜利者却不好意思说自己胜利,因为代价太惨重。熟悉军事的朋友都知道,败仗最不好打,撤退更能体现一个军官的指挥水平。阎锡山每次撤退都能把损失降到最低,不像蒋介石一败就是溃败,一泻千里。
抗日战争期间,晋军打得不好,精锐损失殆尽。这里面很多因素,其中一个主要原因,晋军善守拙攻。一旦主动进攻便乱了方寸,再加上离开本地作战,能力又大打折扣。
解放战争期间,守卫太原的晋军,只能称作民团性质。面对我解放军的万炮齐轰,他们依托阎锡山构筑的防御工事,寸土不让,与我攻城部队激烈巷战,给我军造成重大伤亡,以致于后来很多人都不愿提及这一战役。
阎锡山青年时期考中秀才,但他没有在科举上发展,反而去做了生意。这在外省人看来不可思议,但对山西人来说,再也正常不过了。几年的学徒生涯让阎锡山练就过人的心算能力,后又去日本学习军事理论。鲜为人知的是,阎锡山归国后,又考中过举人,可说是文武兼备,人中楚翘。不过,作为军事家,阎锡山指挥战斗缺乏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的豪迈气概。他的部队都是子弟兵,一旦受损,老阎都心疼得抓心挠肺,像山西土财主一样吝啬,斤斤计较,凸显出作为一省城军阀的气度之不足。
Allbet Gaming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阳光在线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民国的军事家不多 阎锡山算一个